新闻资讯

港股掀起回购潮,今年来总金额超500亿港元

界面新闻编辑 | 江怡曼

近期,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跃

根据Wind统计,4月以来,112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,累计回购金额为89.67亿港元。与上月同期相比,4月以来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总金额分别增长286.21%、171.15%。此外,2025年以来,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已突破500亿港元。

从年内个股回购规模来看,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以192.24亿港元的回购金额独占鳌头,占港股市场回购总额的40.39%。汇丰控股年内回购金额约104.96亿港元,友邦保险、中远海控、快手等公司则紧随其后,分别为52.57亿港元、17.24亿港元、13.31亿港元。进一步看,年内有24家港股公司回购金额已超过1亿港元。

机构普遍认为,港股回购潮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市场对港股未来走势的信心。公司管理层通过回购股票,向市场传递了其对公司内在价值的信心,表明他们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

展望港股后市,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,尽管市场波动剧烈,但港股的长期机遇依然显著,尤其是科技和新消费领域。从基本面来看,政策积极引导内资和外资增持A股和港股的趋势将在波折中延续。

中信证券认为,2025年港股市场或迎来反转行情。当前港股在全球维度的估值优势显著,此外,中资相对外资的话语权大幅提升,特别是在中小市值板块。投资者预期有望转向,港股有望获南向资金持续增配。

华泰证券表示,资金面上,外资持续流入,南向资金买入创纪录,空头平仓意愿强。配置上,建议维持哑铃策略,沿盈利预期上修方向寻找线索,配置科技重估(互联网/硬件)、创新药、及高股息中兼具攻守属性的通信等板块与行业。

交银国际证券称,宏观不确定因素持续存在背景下,短期风险资产面临调整。尽管如此,港股市场仍具备结构性支撑。从结构来看,港股多数板块以内需导向为主。随着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性,内需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加码为港股提供支撑。此外,AI、智驾、机器人等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进步推动下,后市仍存结构性的主题行情催化。

建银国际研报认为,年初以来港股领涨全球,但与去年两轮技术性牛市相比,虽然本轮行情的结构性特征更为明显,但基本面及成交配合的质量也更高,给后市继续打开上行空间奠定良好基础。

 

  • 环比萎缩0.3%!美国一季度GDP负增长,美股期指集体下跌,原油、纽约铜期货跳水
  • 视频疯传: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撞人,官方:已致1人身亡
  • 宇树科技回应机器人马拉松比赛:官方没有参赛 正忙于格斗直播
  • 普京宣布俄军在复活节期间暂时停火,外交部回应
  • 世界读书日丨人均一年超10本!你达到上海平均阅读水平了吗
  • 经济霸凌损害美国国家信誉(钟声)
  • 特朗普对华关税立场软化背后:想谈判但诚意不足
  •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沃尔兹及其副手据称将离职
  • 天津博物馆五一开展,八省文物呈现北朝风貌
  • 只要奋力奔跑就能闪闪发光(光荣属于劳动者)
  • 国际观察|伦敦会谈“降级”凸显美国乌克兰政策窘境
  • 市场监管总局:在全国集中开展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
  • 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升至2月以来最高 超出经济学家预期
  • 欧洲央行的Rehn:必须保持灵活 不应排除更大幅度降息的可能性
  • 五一假期上海推出首批16条“市民健康路线”,这些健康提示请收好
  • 关键词: